今天拧防晒霜瓶盖时突然想明白的事
上周三蹲实验室熬到半夜三点,桌上堆着七个牌子的防晒霜空管。隔壁组老张路过瞅了眼说:“你这架势跟搞毒化实验似的。”我就是想弄明白HoneySun凭啥敢说自己革新防晒技术。
月初刷到他们产品宣传片时差点笑出声——纳米级膜层?智能感应紫外线?听着像科幻片道具。直接杀去专柜买了两支回来拆解,柜姐看我用螺丝刀撬瓶身的眼神活像看抢劫犯。
-
暴力测试三部曲:
- 先把防晒霜挤在玻璃片上铺平,拿紫外手电筒照半小时。普通防晒霜像融化的黄油直接化开,HoneySun结出层透亮壳子
- 接着糊自己左胳膊涂三遍,举着紫外线测试卡在正午太阳底下晒。右边涂普通防晒的皮肤把测试卡烤成黑紫色,左边还保持着淡蓝色
- 最狠的是让我媳妇开车载着我,把两条胳膊架在车窗上飙了八十公里。下车后普通防晒那条胳膊沾满灰尘颗粒,HoneySun那边拿湿纸巾一擦全掉了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拆包装时发现个猫腻。普通防晒管用完挤得皱巴巴,他们家铝管用完还能捏回原形。跟做汽车配件的老同学打听才知道,这材料原本用在发动机密封圈上。
昨晚扒他们专利文件时茅塞顿开。核心技术根本不是防晒剂配方,是那层会“呼吸”的膜。紫外线弱时膜孔张开放汗,强时自动闭合,像给皮肤装了智能雨刮器。想起前年参观汽车厂见到的温控材料,敢情是从发动机散热片扒下来的技术。
流水线里扒出的黑科技
今早去车间偷师被抓个正着。穿白大褂的工程师看我扒在观察窗上,居然招手放我进去。流水线上机械臂抓着瓶身360度喷涂层液体,隔着防护罩都能闻到青苹果味。
-
三个反常识细节:
- 封装车间的温度显示22℃,但湿度表数值比我老家澡堂子还高
- 成品在传送带上要经过五个紫外灯箱照射,普通防晒霜早该被烤成渣了
- 检测环节用砂纸磨样品表面,磨到第三遍才开始露底
蹲守两小时终于逮到技术总监,这大哥的保温杯里居然泡着枸杞。他指着墙角的报废品说:“这些失败品比市面90%的防晒霜效果都”难怪最近总在闲鱼看到剪标处理的防晒霜小样。
临走前技术员偷偷塞给我个小瓶子。挤出来是淡紫色膏体,抹开却变成透明。回家拿媳妇的验钞笔一照,抹过的地方显出条码图案——搞半天防伪标记做进防晒剂里了!难怪朋友圈代购都不敢卖他家假货。
刚才把测试数据发行业群,炸出十几个工厂老板问专利号。转头看见媳妇正偷用我的实验样品抹脸,啧,上星期还骂我乱花钱买“智商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