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,既然有朋友问怎么交100个朋友的事儿,我这刚折腾完,干脆把踩的坑和试出来的路都捋一遍,你们就当看个热闹。
1. 脑袋一热决定开搞
那天刷手机,蹦出来个广告,说得可神了,什么“轻松扩展社交圈”、“一键结交百位好友”。我心说这玩意靠谱吗?但看着旁边几个朋友天天饭局不断,心里确实有点酸溜溜的,得,管他,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!先得把那个工具搞到手。打开应用商店,真就按标题关键词搜,直接搜“交朋友”,跳出来一堆花里胡哨的软件。
我挑了个下载量最大的,图标做得还挺顺眼。点“下载安装”一气呵成。装完打开,嚯,界面挺花哨,上来就要手机号注册,行,忍着烦填了。填完还得完善个人资料,让选兴趣标签,什么摄影、读书、旅行,看着挺全乎,我随手勾了几个我自认为喜欢的。到这儿,心里犯嘀咕,这玩意儿真能给我变出一百个新朋友?
2. 按着提示瞎折腾的几天
这东西的核心功能就是给你“推荐人”。主页面不停地刷出来陌生人的头像和信息,底下几个按钮:“打招呼”、“划走”、“标记”。我开始几天真挺来劲儿,看谁都像潜在朋友,甭管男女老少,点“打招呼”点得手指头都酸了。标准话术都是:“看你资料也喜欢旅行,聊聊?”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- 第一天: 发了大几十条“问候”。回我的不到10个。有一半聊两句就没影了(“嗯嗯”、“哈哈”、“在忙”),剩下几个聊得稍微多点,但感觉硬撑话题,费劲。
- 第三天: 发现有个“快速配对”功能,号称几分钟能认识好几个人。我点了。好嘛嗖嗖进聊天室,里面五六个人,聊的啥根本插不上嘴,都是“在哪玩?”、“吃的”这种车轱辘话,三分钟后各奔东西,连个昵称都没记住。
- 第五天: 它还有个“同城活动”模块,推荐了几个线下聚会,烘焙、狼人杀。我鼓起勇气报了个看着人多的桌游局。去了,地方倒不远,一屋子人。玩是玩了,但场面有点尴尬,除了游戏规则基本没啥深入交流。散场时加了三四个好友位,后续?全躺在联系人列表里没动静了。
数了数这一周的战果:聊天列表里有点印象的就七八个,躺列没说话的十几个,满打满算撑死了20来个,离100差得不是一点半点。
3. 感觉不对劲,开始琢磨别的路子
这么整下去不是办法,这效率太低了。我又不死心,琢磨着:既然软件推荐的不好使,能不能自己主动出击?我寻思着最靠谱的还是得找真有共同兴趣的。
- 第一招: 杀回老窝!我以前挺喜欢在某个挺小众的模型论坛潜水。这回我不潜了,看到谁发作品图顺眼就留言夸两句,问问技巧。这招挺好使!聊模型喷漆水补土,聊得热火朝天,一来二去,论坛里熟脸多了,加了五六个特别能聊得来的。
- 第二招: 回归现实生活!我把每周必去的篮球场当据点。脸皮厚点,找人组队,打几场野球,谁水平不错、配合舒服的,打完下场休息就递瓶水、递根烟(虽然现在不流行了),聊两句刚才的球。甭小看这个,慢慢几个周末下来,球场上固定能一块儿玩、甚至打完球能约个饭的哥们,聚拢了七八个。
- 第三招: 利用工作/学习里现成的!公司里别的部门有组织羽毛球兴趣小组?报名!管他打得好不学校校友会搞活动?抽空参加!这种场合天然就有破冰话题(吐槽老板/怀念学校食堂),认识人顺理成章,加了小几十个同公司或同校的。
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了快一个月,手头稍微有点互动的人倒是积累了小一百。
4. 结果?别光看数字,质量更重要
数字是凑个大概齐了,但这100个“朋友”啥成色,我心里清楚得很。
- 躺列型: 占了至少一半。备注都快忘了是谁,头像点开都想不起来。
- 点赞之交: 朋友圈互相点点赞,逢年过节发个群发祝福。
- 能聊几句的网友: 特定兴趣领域里碰到能聊点深入内容,但仅限于线上。
- 有点交情的熟人: 比如球场上那几个,能约出来打球吃饭的,或者论坛里聊得特别好的几个同城模友,能约着一块去模型店“淘宝”的,这种顶天了也就十来个。
那工具软件?我的评价是:鸡肋。 它顶多就是个敲门砖,或者说得难听点,给你个“我在努力社交”的虚假成就感。想靠它快速无脑加满100个真朋友?呵呵,洗洗睡。工具本身没啥门槛,谁都能下,但想用它变出质量高的朋友,纯粹扯淡。想交朋友,尤其是有质量的朋友,还得靠老法子:要么真有拿得出手的共同爱好深度绑定,要么在现实里能持续见面互动产生真实链接。 其他的,都是虚的。